二、运行中的监控与操作
参数监控
实时观察蒸汽压力、温度、水位是否在额定范围内(如压力波动不超过 ±0.05MPa),水位保持在水位计 1/2-2/3 处,避免 “假水位”(因汽水共腾或管路堵塞导致)。
监控排烟温度(一般≤200℃,过高可能提示受热面结垢或燃烧不 良)、烟气成分(如氧含量,通常控制在 3%-5%,过高则空气过量,热损失增加)。
记录运行数据(每小时至少 1 次),包括压力、温度、水位、给水量、燃料消耗量等,便于分析异常。
日常操作规范
排污操作:根据水质情况定期排污(连续排污:保持锅水浓度稳定;定期排污:每周 1-2 次,排除底部沉渣),排污时应先开慢开阀预热,再开快开阀,时间控制在 10-30 秒,避免大量失水导致水位骤降。
水位调节:根据蒸汽负荷变化调整给水量,负荷增加时提前补水,避免 “干锅”;负荷降低时减少给水,防止满水。
燃烧调节:燃油 / 燃气炉需匹配空气量与燃料量,保证燃烧充分(火焰呈浅蓝色,无黑烟);燃煤炉控制炉排速度和煤层厚度,避免结焦或燃烧不充分。
三、停机后的保养
短期停机(不超过 1 周)
降压至 0.1-0.2MPa 时,打开排污阀彻 底排污,放净锅水;冲洗锅筒、水冷壁等受热面,清 除沉渣。
关闭主汽阀、燃料阀,保持炉膛通风 30 分钟以上,排除残留烟气;对裸 露的金属部件(如阀门丝杆)涂抹防锈油。
长期停机(超过 1 周)
采用 “干法保养”:放净锅水后,用小火将锅内烘干(排烟温度升至 110℃左右,保持 2-3 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剂(如硅胶、生石灰),定期检查干燥剂状态(受潮后更换),关闭所有阀门密封。
燃烧系统:燃油炉需清空油箱,用压缩空气吹扫管路;燃气炉关闭气源总阀,吹扫残留燃气;燃煤炉清理炉排和烟道内的灰渣,检查炉墙有无破损。
四、定期专 业检修(结合使用频率,一般每 3-6 个月 1 次)
受热面检查
打开人孔、手孔,检查锅筒、水冷壁、过热器等内壁有无结垢(厚度超过 1mm 需酸洗除垢)、腐蚀(点蚀、溃疡状腐蚀)或变形,必要时进行超 声波探伤。
清理烟道、空气预热器的积灰(用高压水枪或机械清灰),避免热阻增加导致效率下降。
辅助设备检修
给水泵:更换磨损的叶轮、密封件,检查轴承间隙,加注新润滑油。
燃烧器:拆解清洗喷嘴、点火电极,调整火焰形状(确保与炉膛匹配,避免局部过热)。
控制系统:校准压力控 制器、温度传感器,检查线路老化情况,更换故障继电器或接触器。
水质化验与处理
定期(每月至少 1 次)检测锅水水质(总硬度、pH 值、碱度、氯离子等),超标时调整水处理工艺,必要时进行化学清洗(由专 业人员操作)。
注意事项
严禁超压、超温运行,禁止在安全装置失效时开机。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如缺水时严禁立即补水,应紧急停炉降温后处理)。
建立维护台账,记录每次检查、维修、更换部件的信息,便于追溯和制定保养计划。
通过以上维护措施,可有 效降低蒸汽发生器的故障概率,确保其长期高 效、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