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德克沃热力设备有限公司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是保障其稳定产汽、安全运行和高 效换热的关键,不同类型(电加热、燃油 / 燃气等)的设备部件略有差异,但核心功能模块一致。以下是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及各自作用:

一、储水与蒸汽分离部件

1. 锅筒 / 水箱(汽包)

作用:储存待加热的软 化水,是水与蒸汽的分离空间。水在锅筒内被加热至沸腾后产生蒸汽,锅筒通过内部结构(如汽水分离器)将蒸汽中的水分分离,确保输出蒸汽的干燥度(减少带水现象,避免影响用汽设备)。

特点:需承受一定压力,材质多为耐高温、耐腐蚀的钢材(如锅炉钢),部分小型设备可能简化为水箱结构。

2. 汽水分离器

作用:安装在锅筒或蒸汽输出管道上,通过离心分离、挡板拦 截等方式去除蒸汽中携带的水滴,提高蒸汽品质(尤其是工业用汽需低湿度蒸汽)。

重要性:避免湿蒸汽进入管道或设备导致热效率下降、管道腐蚀等问题。

二、加热与换热核心部件

1. 加热元件(电加热型核心)

类型:电阻加热管、电磁感应线圈等。

作用: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 能,通过接触或电磁感应加热锅筒内的水。电阻加热管直接浸入水中,电磁感应则通过磁场在金属容器内产生涡流生热。

要求:需具备耐高温、防水、绝缘性能,部分设备会设计防干烧保护(如温度传感器联动断电)。

2. 燃烧室与燃烧器(燃油 / 燃气 / 燃煤型核心)

燃烧室(炉胆):燃料(燃气、燃油、煤炭)燃烧的空间,产生高温烟气。炉胆需耐高温、抗冲刷,材质多为耐热钢或铸铁,结构设计需保证燃料充分燃烧。

燃烧器:仅燃油 / 燃气型配备,负责将燃料与空气按比例混合后点火燃烧,控制燃烧效率和火焰稳定性。优 质燃烧器可实现低氮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3. 热交换器(传热核心)

作用:将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燃料型)或加热元件的热量(电型)传递给锅筒内的水,是 “热量转换” 的关键环节。

类型:

水管式:水在管道内流动,烟气在管外加热(热效率高,适合高压大容量);

火管式:烟气在管道内流动,水在管外被加热(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适合低压中小容量)。

三、水循环与补水部件

1. 给水泵(补水泵)

作用:将软 化水箱中的水加压注入锅筒,维持锅内水位稳定。根据设备容量可分为手动补水(小型设备)或自动补水(通过水位传感器联动控制)。

要求:需具备一定压力(克服锅内蒸汽压力),材质需耐水腐蚀,部分设备配备备用泵以防故障。

2. 水位计

作用:实时显示锅筒内的水位,是防止 “干烧” 的关键部件。操作人员可通过水位计观察水位是否在安全范围(过低易导致加热元件损坏或爆 炸,过高会降低蒸汽品质)。

类型:玻璃管水位计、磁性翻板水位计等,部分智能设备会搭配电子水位传感器,实现低水位自动报 警或停机。

四、安全保护部件

1. 安全阀

核心作用:当锅内蒸汽压力超过设定安全值时,自动开启泄压,防止压力过高导致爆 炸,是蒸汽发生器的 “保命装置”。

要求:必 须定期校验(按特种设备规范),确保灵敏可靠,不可随意拆卸或堵塞。

2. 压力控 制器 / 压力表

压力表:实时显示锅内蒸汽压力,便于操作人员监控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

压力控 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联动控制加热系统,当压力达到设定上限时自动停止加热,压力低于下限时重启,实现压力自动调节。

3. 排污阀

作用:定期排出锅筒底部的水垢、泥沙等杂质(因水质处理不彻 底或长期运行积累),避免结垢影响传热效率或堵塞管道。

操作:需定期手动或自动排污(如每天 1-2 次),排污时需控制阀门开度,避免大量蒸汽泄漏。

4. 保护装置(按类型附加)

电加热型:配备过热保护、漏电保护、干烧保护(水位过低自动断电);

燃油 / 燃气型:配备熄火保护(火焰熄灭后自动切断燃料供应)、风压保护(风机故障时停炉)、燃气泄漏报 警等。

五、控制系统

组成:PLC 控 制器、触摸屏、温度 / 压力 / 水位传感器、电磁阀等。

作用:实现自动化运行,如自动补水、自动控温 / 控压、定时启停、故障报 警(如超压、缺水、漏电)等,减少人工操作,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阶功能:部分高 端设备支持远程监控(通过物联网),可实时查看运行数据并远程调节参数。

       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围绕 “安全储水、高 效换热、稳定产汽、自动保护” 四大功能设计,其中锅筒、加热 / 燃烧部件、热交换器、安全阀、水位控制部件是保障设备运行的基础,缺一不可。日常维护需重 点关注这些部件的状态(如清洁度、灵敏度、腐蚀情况),以延长设备寿命并避免安全风险。